Tuesday, January 4, 2011

Kementerian Pelajaran Patut Lebih Peka, Bukan Leka

03 January 2011
Kementerian Pelajaran Patut Lebih Peka, Bukan Leka
Kenyataan Akhbar Januari 3, 2011

Saya sungguh bersimpati bagi pihak Graduan-graduan IPG (Institut Pendidikan Guru) yang masih gagal ditempatkan oleh KPM. Graduan PISMP (Program Ijazah Sarjana Muda Pendidikan) yang telah melalui skim latihan selama 1 ½ tahun sebagai persediaan, kemudian disusuli dengan pengajian intensif selama 4 tahun untuk peringkat ijazah. Mereka dibekalkan dengan pendekatan terkini, kaedah psykologi kanak-kanak, serta teknik pembelajaran terbaru, khusus untuk memberi didikan kepada pelajar-pelajar sekolah rendah seluruh Malaysia.

Namun dengan kealpaan Kementerian Pelajaran Malaysia, khususnya Menteri Pelajaran yang terlalu sibuk dengan politik kepartian beliau, serta menjaga tepi kain parti lain, akhirnya, graduan musim pertama, yang sepatutnya dialu-alukan untuk memulakan sessi pengajaran mulai januari 2011, terabai, dan gagal untuk dimanfaatkan ilmu dan latihan yang diterima.

Semakan yang dibuat dengan pihak kementerian, dinyatakan bahawa Menteri belum bermesyuarat untuk langkah selanjutnya berkenaan Graduan PISMP musim pertama. Malah ada maklumat yang meyatakan bahawa mereka ini belum lagi didaftarkan dalam skim pekerjaan Malaysia melalui Jabatan Perkhidmatan Awam (JPA).

Saya amat kesal dengan apa yang terjadi. Kita gagal manfaatkan kepakaran terkini dengan kaedah kontemporari untuk mendidik anak bangsa Malaysia, khususnya yang baru memulakan sesi pengajian rasmi di sekolah-sekolah rendah mulai hari ini.

Kepakaran mereka juga terbiar dalam keadaan sekolah-sekolah mengalami kekurangan guru. Sedangkan graduan PISMP ini terlatih khusus untuk mendepani cabaran kanak-kanak di zaman informasi dan teknologi yang mencabar ini. Mereka mampu mengambil alih tanggung-jawab yang disandarkan keatas guru-guru lama yang menghadapi kesukaran untuk membimbingkan kanak-kanak sekarang yang terkadang jauh lebih ke depan dalam hal teknologi, khususnya penggunaan komputer dan internet. Apa lagi sekolah-sekolah yang telah dibekalkan dengan Netbook dan sebagainya.

Kita mengharapkan agar, Menteri Pelajaran segera menyelesaikan, isu graduan dari 23 IPG seluruh Malaysia, dengan tenaga pakar hampir 3,000 orang ini, agar segera ditempatkan di sekolah-sekolah yang sangat memerlukan.

Menteri Pelajaran juga harus bertanggung-jawab memastikan penempatan segera juga disusuli dengan tindakan JPA menyediakan skim gaji elektronik yang mampu memastikan elaun-elaun mereka dibereskan menjelang akhir bulan pertama perkhidmatan. Agak sukar diterima umum, bahawa graduan yang dilatih selama lima setengah tahun, masih tidak disediakan peruntukan perbelanjaan untuk mereka memulakan tugas rasmi sebagai pendidik anak bangsa Malaysia.

Terima kasih.

Senator Hj. Zamri Yusuf [Ahli Dewan Negara]

sumber : http://kedahlanie.blogspot.com/2011/01/kementerian-pelajaran-patut-lebih-peka.html

满腔热忱空等待,华小悲歌何时休?

挥别2010年,踌躇满志跨入2011年。没想到第一份收到的,就是由我国教育部所送出的“大礼”——迟迟不被调派到小学服务!

本人是第一届教育部教育学士课程(PISMP)的学员,主修华文,于2005年入读师训学院,经过5年半的专业培训,于去年11月正式毕业。眼见华小师资严重不足,国家教育素质越趋低落,怀着满腔热情的我期待着投入学校执教的那一天,深信经过5年半专业培训的自己能够为教育为华教出一份力。然而,开学在即,我们这一批接受教育部重点培训的教育生力军,却迟迟未收到调派信件,前途茫茫。

2011年1月1日,通过网络媒体《当今大马》看到一篇署名“文弱书生”的读者来函,标题为“师资荒大闹却又不派受训教师,教育部古怪作风让人疑惑不解”,读毕感慨万千,此函确实道出了我们这批师训学员内心的辛酸与无奈。

自去年12月起,我们便不时上网浏览教育部官方网站,留意教职调派的消息。无奈时间一天天过去,却仍音讯全无。于是,我们开始致电教育部询问,奈何有关官员说此事尚在处理中,而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等。至于何日才会有定案,则是天晓得。整个假期下来,一介书生的我们积蓄所剩无几,再不工作难道真要喝西北风?于是,几位同学甚至致电询问,“是否可找临时工?”官员的回答让人咋舌,“Erm……boleh juga……”言下之意,即是短期内不会进行教职调派?

根据2011年1月1日《当今大马》的报道,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博士针对此事,为教育部喊冤,“这涉及其他部门,必须沟通洽商后才知何时可获得解决、新师资学员何时可获调派。” “这真的不关我们的事,教育部连新师资调派名单都已准备好。”接着又说,“这不仅是教育部面对此问题,这已是老掉牙的问题。”

魏博士如此说话,未免少了点担当吧?说什么都好,师资分配的工作是教育部在做,最后出现问题,无论源头在哪儿,教育部都该承担责任。况且,师资分派问题迟迟未决,也不是今年才发生的事(只是今年较严重)。每一年,师范学院毕业生都是在开学前最后一刻才知道自己被派到什么学校的。这是什么时代了?难道资料的收集与往来还靠鸽子吗?师范学院每年可以训练出多少教员,学校缺多少老师,数据不是很清楚吗?理由有种种,但就是没有卸责的理由!

延迟调派教师已导致学校(尤其是华小)面对困难。据一位在小学服务的朋友透露,其服务的学校由于新教员名单迟迟未公布,导致校方不敢冒冒然聘请临教。若聘请临教,新教员又突然驾到,校方届时须另想办法安置临教;若不聘请临教,新教员又迟迟不到,则学校在开学后势必面对师资短缺的困境。就因为延迟调派教员,众小学被置于进退两难的窘境。无论如何,风波最后的受害者,必将是无辜的莘莘学子。

俗语有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5年半的岁月,算起来也有2000多个日子了。我们这批重点培训了千日的“兵”,如今却只能枯坐家中,拍拍蚊子打打苍蝇,颇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叹。俗语又云:“韩信点兵,多多亦善”,华小年年大闹师资荒,今年仍有2000多个教职空缺。放着一批已培训千日的“精兵”不用,还真不知是何道理?

开学了,莘莘学子背着书包上学去,双眼满是对学问与知识的渴望。我们这批教育学士毕业生,还要在家枯等至何年何月呢?


http://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152306

魏家祥:最短时间內捎佳音‧学士课程毕业学员耐心等

(雪兰莪‧乌雪3日讯)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安慰国內1千950名未获分配到各源流学校执教的首批大马学士课程毕业学员耐心等候,政府將在最短时间內为他们捎来佳音。

他解释,由於学位认证问题导致第一批学员去年12月毕业后,迟迟未在新学期分配到各源流学校执教。 他说,教育部总监及其他高层已向教育部以外的单位进行密切协调,希望加速处理这项问题。

他指出,截至去年12月,大马国家学术鉴定机构(MQA)已经核准该课程共15项文凭的其中12项文凭。

催学术鉴定机构发函

“教育部目前催促大马国家学术鉴定机构发出正式信件,以便教育部把信件带到公共服务局,由高教部长主持的承认学位委员会核准,接著由教育服务委员会直接接受该批学员成为公务员。”

他强调,由此可见,问题不是出现在教育部身上,因为文凭认证及受聘成为公务员是大马国家学术鉴定机构及教育服务委员会的决定。

2015年前逐步实现
5岁读小一今年不落实

魏家祥表示,政府不会在今年內落实5岁儿童入学就读一年级的目標,一切有待2015年前逐步实现这项目標。

他今日有传言指甲州教育局发出指示宣称开始实施5岁儿童入学读一年级课题,发表谈话。

但甲州教育局受询时否认有发出这项通令。

魏家祥说,政府必须克服许多问题包括硬体设备如课室及师资问题后,才可落实提前一年入学的新措施,即把就读一年级的年龄从现有6岁提前到5岁。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88833

师资荒大闹却又不派受训教师 教育部古怪作风让人疑惑不解

华小悲歌唱不完,严重的师资荒是我国华小十几年来,每年都面对的问题。师资不足,素质教育从何谈起?开学在即,经过5年半专业培训的师训学员却又迟迟未获调派,明年华小师资荒势必雪上加霜。延迟调派学员,必将引发一箩筐接踵而至的问题。无论是师训学员、学校或学生,都将受到波及,大大影响教学素质。

根据《东方日报》12月17日的报道,“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披露,明年新学年将会有418名大学资格的教师到华小执教,惟我国华小目前尚欠缺2288名大学资格教师。”

该报道也指出,“这418名教师都是经过大学资格临教假期師训班、以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资格进入师训学院5年半,或大学毕业后进入师训学院1年所筛选。”

报道中所谓“以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资格进入师训学院5年半”,指的就是教育学士课程(PISMP)。据悉,这项课程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首办的大学课程,是师范学院升格为大专后独立栽培的教师。修读此课程的学员,必须在师训学院接受长达5年半的专业教职训练,内容包括教育原理、教育哲学、儿童心理学、教学法等等。这项课程完全是以培训一位专业小学教师的方式来进行。重点培训出来的教师绝对是我国小学教育界未来的生力军。

根据《东方日报》的引述,魏家祥博士曾说,“我昨日也针对2011新学年开学事宜,与副首相兼教长丹斯里慕尤丁商谈,为了避免开学后,发生师资短缺的问题,全国的督学受促务必在开学前协助办妥各州教育局进行的临教面试活动,未雨绸缪。” 吊诡的是,距离开学只有短短3天时间,全国准备投身教育界的教育学士课程师训学员,却仍未接获教育部的任何调派信件。无论是校方还是师训学员,延迟调派都将带来沉重的打击。

今年毕业的教育学士课程师训学员中,主修华文的占了160位。如今,我国华小在欠缺2288名大学资格教师的困境下,还无法迎来这160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师训学员,情况无疑是雪上加霜。教育部一边厢为华小师资荒呐喊,另一边厢却又迟迟不将经过专业训练的学员派到华小服务,说一套做一套的处事手法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一般上,学校必须在开学前一周便编排上课时间表,并安排教师们的岗位与执教的科目,提早让教师为教学做好准备。教育部迟迟不处理师训学员的调派问题,将导致校方在新教师未报到的情况下安排校务。而当学校开学后,新教师才前来报到,校方又得另做调整,势必大大影响学校的运作。再说,这一批经过专业训练的师训学员到学校报到后,很大可能会因为校务早已安排妥当,而无法执教自己主修的科目,无法在学校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不利教育发展。

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延迟调派师训学员也不是一件好事。师训学员延迟到学校报到,校方必将为此调整教务,调换一些班级的执教教师。这时,刚投入学习的学生将难以适应另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学习效率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

对于师训学员来说,延迟调派将影响他们在公务员薪金制度下的福利。师训学员的服务时间将因延迟调派而推迟,面试的时机为此受到影响,进而推迟他们成为正式教师的时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些看起来细微的推迟,将在往后的岁月直接影响师训学员在公务员薪金制度下的进程。

延迟调派师训学员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华小师资荒当前,受过5年半专业培训的师训学员却闲在家中,英雄无用武之地。教育部迟迟不调派学员的行动与态度,实在叫人费解。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2165

开学在即两千师训教师未获调派 教育总监受促加速处理华小师资

教育部为填补小学师资荒而首创先河推行的“教育学士课程”(PISMP),花5年半裁培的2000多位师训学员结业后,至今却仍未接调派至新校执教的指示,相信这尤令面对短缺逾2000名师资的华小问题雪上加霜。

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向《当今大马》证实上述问题,并说已指示教育总监阿都嘉化加速处理此事,他会尽快与首相署底下的公共服务局及教育服务委员会沟通,進一步協商。
 
“这涉及其他部门,必须沟洽商后才知何时可获得解决、新师资学员何时可获调派。”

他透露,第一批受训的师资学员中,相信约有400人将被调派往华小执教,剩下的都是其他源流小学的新老师。

魏家祥辩称问题不在教部

魏家祥指出,这延迟调派新师资问题,问题不在于教育部,问题出在包括公共服务局及教育服务委员会在内的数个机构。

“这真的不关我们的事,教育部连新师资调派名单都已准备好。”

《当今大马》日前接获一名匿名读者的投诉,不满这批经过专业培训的师训学员迟迟未获调派,将使明年华小师资荒势必雪上加霜。

这名读者说,“教育学士课程”是教育部为了解决各源流小学师资问题而推动的师训计划,它以严格的方式录取及栽培大马教育文凭考生,让他们在5年半内享有大学资格。

学员在长达5年半的专业教职训练,须接受教育原理、教育哲学、儿童心理学、教学法等等。

“第一批师资学员从2005年起接受培训,2010年11月结业;教育部原本指今年新学年可被调派往学校任职,惟至今未有消息。”

“反观,跟‘教育学士课程’学员同期在11月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数天前已收到教育部来函并赴学校报到,为本月3日的新学年开课准备。”

教育学士课程文凭获承认

这名读者也是教育学士课程受训的新师资学员,其同学也纷纷致电教育部官员,却得到各种不同的回应。

“有一些说法挺好笑,这包括国家学术鉴定局(MQA)仍未承认这个文凭,令当局无法承认文凭下也无法进一步调派;另一个说法问题出在教育服务委员会。”

他无法接受文凭不受承认的说法,认为若是跟文凭有关,当局大可弹性安排,先让他们以临教身分到华小执教,后期再追讨回薪水。

针对学术认证部分,魏家祥则辩称,据悉有关文凭刚获承认,惟他须看到由国家学术鉴定局发出的信函才能向媒体确认此事。

“这不仅是教育部面对此问题,这已是老掉牙的问题。”

除此,这名读者指出,其同学也询问官员是否可以另觅工作,对方甚至甚至回答说可以。

“官员也说,教育部官员将会分批对我们作出调派,还说,可能2月份先有20人先安顿进入华小,接下来每月都有一批。”

华小新学年缺两千名教师

这名读者对华小面对的师资荒尤其感到忧心,并以魏家祥曾于上月17日《东方日报》的报道指出,2011年的华小仍欠缺2288名大学资格教师,但仅能安排418名大学资格教师到华小执教。

“这418人就包括‘教育学士课程’中主修华文的160人,我相信接受‘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的师资低于百人,余者都是在‘教育学士课程’以华文为副修的学员。”

他预料,因此魏家祥所指的418人可被安排进入华小,相信仍有逾300人因未获调派,而仍在家里等待。

“其实,新师资最好在学校开学一周前便到学校报导,这可方便校方编排上课时间表,安排教师们的岗位与执教的科目,教师应有足够时间为教学做好准备。”

他指出,当局延迟调派新师资,必将引发一箩筐接踵而来的问题,无论是师训学员、学校或学生都受波及,大大影响教学素质,若开学后才获调派也影响学校的运作。

“教育部一边厢为华小师资荒呐喊,另一边厢却又迟迟不将经过专业训练的学员派到华小服务,说一套做一套的处事手法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认为,延迟调派将影响新师资在公务员薪金制度下享有的福利。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2164

Sunday, January 2, 2011

基督作我的中心

一事我所知,祂永不会错,一事我所作,要将祂得着;一天过一天神是我所要,至终的赏赐,神作我荣耀。新的一年,2011年,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竭力追求,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召我向上去得的奖赏。愿这一年,每一天,时时刻刻,基督作我的中心、实际、生命和一切... 主,把你心头的愿望做成我心头的愿望,把我的心复制成你心的复制。哈利路亚!基督!唯有基督!

Saturday, January 1, 2011

1 JANUARY 2011

O Lord, I love You,
I really love You,
Without You life's really nothing.
You are so attracting,
And You are so charming;
Your riches are unsearchable.
Your name's so dear and sweet,
Calling makes one satisfied,
Now You are mine and I am Thine, Lord;
Joined and mingled with You,
God-man incorporation,
Foretaste of the New Jerusalem.